“三十而已”的女人,也是平凡的俗女

最近,《三十而已》真的是太太太太爆了!

  火爆到隔壁顶级资源配置的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,其话题和热度几乎都被完全覆盖了。

顾佳何时离婚、林有有被扇耳光,

  陈屿和钟晓芹何时复婚、王漫妮和海王何去何从;

  顾佳的香奈儿包包,在全体爱马仕中的合影被剪掉,王漫妮一张上百万的单子,都成为了今国产剧的名场面。

这些话题,几乎每一天都在轮番着上热搜,

  虽然《三十而已》大爆,但是评分从开局的8.3已经降到了现在的6.9,

  这也说明了此部号称新时代现实主义、女性主义的剧集,还是无可奈何的走向了以爽剧模式吸引人的结局。

  原本是顾佳饰演的全职太太,如何在家庭、自己的追求中做到平衡与取舍,

  中产阶级又是如何一步步带着“屈辱”晋升,或是一失足,而一败涂地,

  原本是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沪漂、京漂、深漂的王漫妮,

  在大城市努力却“艰苦”的生活,一边是付出了青春、不舍,一边是必须要面对、无法改变的现实境况;

  多少轻人在大城市里奉献了青春,却无法立足,表面“精致”,内里却是“穷”。

  原本是缺少交流、精神层面也不契合渐行渐远的相亲的现代夫妻生活……

  结果,原本耳目一新的顾佳故事线结局,只能靠正宫与小三这样的爆点来吸引观众,

  王漫妮的故事线也是不切实际的带着十万元去英国深造,钟晓芹成为网络小说家、追妻火葬场更是脱离了现实。

  又一部高开低走的剧集,本意是讲述女性的生存现状,

  最终,却一步步滑向了“正宫打小三”、“追妻火葬场”、“网络小说爆火”这样的爆点收尾。

  2019,有一部台版的“三十而已”却收获了豆瓣9.1的高分评价,

  虽然,《S女养成记》的剧名,有些劝退观众,但其高口碑的评价,就足以说明了它的高质量、高品质。

  既有东方式的质朴、温馨本质,也有家庭和社会给人无形的难以逃脱的压力,

  还有台湾省乡土的幽默与本土梗,笑中带泪,温馨又真实。

  39岁的陈嘉玲,没房、没车、没老公、没小孩,还丢了工作,

  正式加入女loser的行列,这是什么意思呢?

  这表示当不惜引发家庭革命,也决心要离开家乡的她,在台北奋斗了近二十,到头来是一场空。

说到俗女,就要先从她的家庭谈起,

  台湾淳朴的乡下,三代同堂,全靠阿公的中药行卫生,爸爸是个老好人、妈妈咋咋呼呼、心地善良,

  身为长孙女的陈嘉玲,和台湾时代建设差不多时间出生,与台湾经济同步成长,

  小时候的陈嘉玲,没有人陪她玩的时候,她就自己找乐子;

  没人陪她说话的时候,她就自己跟自己对话,

  她是这么宝贝她自己,想尽办法让自己开心。

而长大后,即将迈入四十岁的陈嘉玲,

  虽然一路跌跌撞撞,也是货真价实地活了大半辈子,

  爱过人,也被爱过;被人辜负过,也辜负过人,就算现在一无所有,天也不会塌下来,

  她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,但他告诉自己,接下来的每一天,她至少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和感受,

  平凡而诚实,普通为理直气壮的往前走,做一个接受自己的俗女。

  今的《三十而已》,虽然也让很多在都市打拼的轻女性看到了自己,

  但其实并没有获得大部分中国女性的共鸣;爱马仕包包、奢侈品店柜姐、海王、网络小说、追剧、下午茶、无糖蛋糕……

  这些物质主义的精致生活,可能是当下都市女性生活的一部分,

  但是村妇、早点铺的母亲、三线城市的普通女性的生活与烦恼并没有那么“光鲜亮丽”。

而《S女养成记》非常可贵的一点是:

  它用倒叙和正叙交叉的手法,将那些久远的台南小城生活与繁华都市的生活一同讲述,

  既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无可奈何,又可以让大家追忆起那些质朴温馨的儿时时光,

  就那么柔软的戳中了我们内心最纯真、最久远的那一块回忆。

  不管“二十不惑”还是“三十而已”或者“方三十九的陈嘉玲”,

  我们每个人都是白天穿着衬衫、包臀裙、高跟鞋在办公室里对老板赔笑的都市女,

  但在夜晚的梦里,我们又回到了那炎热但是温暖的乡间生活,

  宽敞的乡下大屋,一边摇着蒲扇,一边给自己讲故事的奶奶,那些菜园子摘好的新鲜丝瓜,还有虽然不健康但是美味的猪油饭,

  没有媒体和网络的大肆入侵,记忆是和邻居小孩一起玩球和母亲、奶奶的吵吵闹闹。

  在现代生活里,陈嘉玲是俗世观念里的女loser,

  三十九岁高龄,还在做着毫无上升潜力的女秘书工作,监督肥胖的上司吃药、吃蔬果盒,还要帮他周旋在妻子和小三之间,

  就连新来的轻漂亮的女员工都说:

  “我想去销售部门,因为我还轻想去更有挑战的部门!”

  而稳定无挑战的秘书工作则被默认为“中女性”的工作。

  在大学时落魄、邋遢,但是如今发达的前男友的婚礼上,喝的伶仃大醉,

  心不甘、情不愿的包出大红包,被抱着孩子的大学女同学评价为:

  “二十岁喝醉是可爱,三十岁喝醉是可怜!”

  和男朋友同居了四,在几乎绝望的时刻,终于等到了男朋友接受自己的求婚!

  却还要在选婚纱时苦笑、滑稽的应对男朋友母亲老土的眼光:

  一件长袖、宽松、包身的白色纱裙……

  这才是平凡女性的生活,高不成、低不就,虽然有的是心酸和委屈,但是总有那些闪光的时刻。

工作时偶然放放空,

  幻想自己将口红涂在老板的肥头大脸上,也是现代人苦中作乐的黑色幽默;

  而留在心底最美好的部分,永远是让她开朗生活下去的理由,

  是小时候看到二姑姑不愿意结婚,默默的哭,还是选择一个人抗下所有亏损的彩礼,

  小小的陈嘉玲就懂得在二姑姑不高兴的时候说笑话逗笑她;

  这种同性之间超越龄和境遇的共鸣是让人动容的。

  从大城市回来的姑姑,带着全科满分的小表姐回家,

  妈妈和自己一样都比不上人家,但是仍然自给自足的快乐,

  虽然表姐会说英语、全科满分,但是戴着眼镜,一点都不漂亮;

  虽然表姐成绩好,但是我踢球从来都不会输,

  陈嘉玲到39岁,生活过得越来越麻木,心情越来越浮躁,

  对曾不在乎的婚姻越来越渴望,对世俗的眼光越来越害怕时;

  当故事闪回到自己小时候时,那些温暖的部分,还是像光一样照进有裂痕的生活。

  小小的女孩陈嘉玲,从小观察着自己小城家族里普通的女性,

  内向、隐忍又超前的二姑姑、委屈又乐观、善良,还有点暴躁的妈妈,

  刀子嘴豆腐心的奶奶、回到老家开始炫耀自己大城市成就的姑姑……

  作为成女性,她们都有自己的缺点,她们不成功,也不算漂亮,但是陈嘉玲还是毫无保留的爱着这些女性,

  三十九岁的陈嘉玲,到头来,还是没能成长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。

  好像这个时代女人们,面对龄和时光,总是有或有或无的焦虑或者胆战心惊,

  《三十而已》里已经堪称完美的顾佳,在去了一趟富太太家里就开始想“我们十后是不是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”;

  三十岁的王漫妮想要找到一个钟情自己,又有趣又有钱的金龟婿……

  在焦虑盛行的时代,几乎每个龄段的女性,都希望自己能活成一个模板的样子,

  不断地去考虑自己缺失了什么,一个优质的老公、完美的家庭、独立的工作、抗住岁月的“少女感”脸蛋还有纤细的身材,

  但是却忘了自己拥有的是那么耀眼,没有成为理想的大人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。

  不断的焦虑纪增长,不断焦虑未来的自己,

  能不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,能不能像社交网络里三十岁、四十岁的女性那样,成功而完美,

  是这个时代贩卖给女性的焦虑,和很多女性的胆战心惊的感同身受。

但是《俗女养成记》却告诉我们:

  学会接受三十九岁依然一事无成的自己,接受不完美的自己,好好爱自己,

  即使没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大人,但是自己仍然拥有无与伦比的童,

  我们终究无法成长为父母所期待的样子,但他们依旧毫无保留的爱着我们,

  我们要做的只是与自己和解,接受一个世俗眼光里不成功的自己。

“三十而已”的女人,也是平凡的俗女标签
最新剧情排行榜
最新电视剧剧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