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十不惑”很难,但道理总会一个个弄明白 | 周末谈

  在熟稔社会规则、实现“社会化”之后,请保存好那些二十多岁时的纯真与勇气。

  从小到大,有关龄的忠告和“剧透”从未停止。小时候,总会有人不厌其烦地告诉你要珍惜童。对此,我们只能憨憨地报以微笑,不解其意。二十多岁,又有人告诉你要把握好这黄金十,即便知道了时间的宝贵,我们又会茫然不得其法——有关如何独立生活的方法论,我们实在还知之甚少。

  大学毕业后的几,我习惯从一些讲述“20+”女性生活的影视作品中获取经验,寻求共鸣。《都市女孩》《弗朗西斯·哈》《伦敦生活》,让我在向三十岁狂奔的路上变得不再慌张。如今,新一届95后毕业生们也有了属于她们的“人间真实”话题剧——《二十不惑》。

  走出象牙塔的过程,从来都是青涩、不舍,而又充满好奇与期待的。《二十不惑》通过聚焦四名大四女生的经历,把他们临近毕业、初入职场时面临的焦虑、困惑和纠结一一呈现了出来。外形靓丽、个性孤傲的梁爽,情商颇高、工作勤恳的姜小果,爱打游戏、看漫画的罗艳,性情随和的吃货+追星迷妹段家宝,四位主人公个性迥异,却由此展开了同一屋檐下的成长故事。

  说实话,《二十不惑》的剧名一度让我有些困惑——二十岁就称自己不惑,简直天真到有些不现实。不过后来,我看到出品方的说法,倒也觉得颇有道理。这个剧名,更多是指轻人面对困惑时积极应对的心态,身处纯真代的二十岁女生们,总要面临属于她们自己的人生风浪。二十不惑虽然很难做到,但道理却总要一个一个弄明白。

  观看这些作品时,往往能感受到唯有过来人才懂的“人间真实”。比如,刚收到一笔退税就声称要请客吃饭的弗朗西斯,在得知餐厅只接受现金时,气喘吁吁跑到ATM机取款,面对几块钱的手续费还要踌躇好一会儿才点击“确认”。《二十不惑》中的“省钱王”姜小果,在借给隔壁室友300元钱后却迟迟没被归还,于是陷入了维护面子与争个道理的无限纠结之中。这些拮据与较真,是属于二十岁轻人的青春记忆。

  二十多岁,也要在跌跌撞撞中调试自我,适应新规则。有时候,一不小心就会暴露自己的笨拙。初入职场,总是分不清对同事的恰当称呼,要不要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个“姐”字还要纠结半天;明星签名本被老板随手拿来乱写,自己吐个槽还不小心发到了工作群里;发现面试领导是校友后,越聊越high,却自以为是地用一个太不恰当的笑话表现自己的幽默,于是成功把到手的工作机会搞丢……这些剧中表现的小慌张和用力过度,是现在95后们的紧张来源,也终将成为过来人云淡风轻的玩笑。

  不过,这些其实只是轻人成长困惑中的“小甜点”,真正的“主菜”还在后面。这两,所谓的“四分之一人生危机”成为网络热词。人在25岁至30岁之间,社会角色发生转变,轻人要把大学中所学知识移植为职场技能,相对单纯的既有认知体系也会受到各种冲击。

  《二十不惑》中,分别探讨了“爱钱有没有错”“底线这件事”“颜值即正义”等热门社会话题。实习岗位竞争中,金融系学霸姜小果不敌非专业出身的梁爽,被对方指明“颜值即正义”,还搬出一万小时法则证明自己为“漂亮”这件事付出了多少努力。这一观点,多少暗合了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的看法。

  但问题却并非如此简单。在后续发展中,梁爽“被分手”后,发现前男友的未婚妻毕业于知名常春藤盟校,她口中的颜值资本在学历和智慧面前碰了灰。另一边,姜小果则通过主动争取、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等方式,获得了更好的实习机会,工作状态也渐入佳境。

  颜值这件事就好似“房间里的大象”,我们既不能否认颜值高可以为一些事情加分,也不能将颜值作为放弃努力的借口。正如张雨绮在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中坦言的,“实力派站在舞台上,才硬邦邦”。现实生活中,没有谁能够不付出努力,坐享颜值“红利”。梁爽和姜小果们在一番折腾之后,也终将对所谓“颜值即正义”等说法产生成熟、理性的见解。

  二十多岁,也难免遭遇意气风发与现实残酷性的碰撞。《都市女孩》中,女主角汉娜热爱写作,声称要成为自己这一代的“时代之声”。可是文学创作屡屡受挫后,为了生计,她也不得不进入GQ杂志做起广告文案的写作。

  想想真是讽刺:好不容易进入特稿写作的“圣殿”,却不能像海明威等前辈一样施展才华,只能满足客户需求,为消费主义和商品社会添砖加瓦。于是一番自我纠结之后,轻气盛的汉娜还是选择了逃离。很难说汉娜的决定是否“正确”,她有些冲动,不够理性。但也许这就是二十多岁的无知无畏:现实面前,横冲直撞的轻人总是有更多试错和放弃的勇气。

  成长并非一味接受社会既有的逻辑,而是懂得哪些事可以妥协,哪些事必须坚持。之前读雪莉·桑德伯格的《向前一步》,总觉得人只要够努力,就可以做好各方面的平衡。殊不知,许多外表光鲜的平衡,前提都是择其重点、有所取舍。

  我曾看过一张图片,把择业时期轻人的内心考虑比作一只八爪鱼,包括社会性、道德性、现实性、生活方式和个人特点等五个大类,每个大类下又划分为诸多小点。比如,在个人特点中,就分为兴趣、自信、身份认同、潜力实现等。对于这动辄几十个需求,各方全抓必然会顾此失彼。所谓乘风破浪式的人生平衡,更多的是有所取舍,把握住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些部分。

  二十多岁,困惑不少,不惑实难。但层层迷雾终将被拨开,道理也总会被一个个弄明白。不过也许更重要的是,在熟稔社会规则、实现“社会化”之后,请保存好那些二十多岁时的纯真与勇气。

“二十不惑”很难,但道理总会一个个弄明白 | 周末谈标签
最新剧情排行榜
最新电视剧剧情